(九)公共機構節能降碳行動。
1. 加強公共機構節能降碳管理。嚴格實施對公共機構的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探索能耗定額預算制度。各級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部門每年要將機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到2025年底,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單位建筑面積碳排放、人均綜合能耗分別較2020年降低5%、7%、6%。
2. 實施公共機構節能降碳改造。實施公共機構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清單管理。推進煤炭減量替代,加快淘汰老舊柴油公務用車。到2025年底,實現全省公共機構煤炭消費清零,省直機關新增鍋爐、變配電、電梯、供熱、制冷等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先進水平占比達到80%。
(十)用能產品設備節能降碳行動。
1. 加快用能產品設備和設施更新改造。深入摸查重點用能產品設備,動態更新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依法依規拆除國家明令淘汰的用能產品設備,引導企業優先選購能效先進水平產品設備,推動重點用能設備更新升級。加快數據中心節能降碳改造,持續提升數據中心能效水平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與2021年相比,2025年工業鍋爐、電站鍋爐平均運行熱效率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0.5個百分點以上,在運高效節能電機、高效節能變壓器占比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10個百分點以上,在運工商業制冷設備、家用制冷設備、通用照明設備中的高效節能產品占比分別達到40%、60%、50%。
2. 加強廢舊產品設備循環利用。加快構建覆蓋全面、運轉高效、規范有序的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加強廢舊產品設備回收處置供需對接。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家電、電子產品等領域生產者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加強工業裝備、信息通信、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回收利用。建立重要資源消耗、回收利用、處理處置、再生原料消費等基礎數據庫。
三、管理機制
(一)強化節能降碳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落實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等政策,積極爭取將一批符合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大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能耗單列范圍,強化高質量發展用能保障。細化分解各地區和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節能降碳目標任務。嚴格實施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統籌考核節能改造量和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加強節能降碳形勢分析,實施能耗強度降低提醒預警,強化碳排放強度降低進展評估,加大對節能降碳約束性指標進度滯后地區的督促指導。壓實企業節能降碳主體責任。在省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強化節能降碳目標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