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智 慧 感 知
入口大堂設置了全維度智能化管理大屏幕,讓人們可以實時對建筑能耗情況、產能情況、碳排放數據、各層人員使用情況進行管理與展示。屋頂微型氣象站采集環境參數(風速、風向、PM2.5、PM10、溫濕度、太陽輻照度)與室內安裝高精度傳感器連接,對室內的舒適度(溫濕度、PM2.5、PM10、二氧化碳濃度、TVOC 以及甲醛)進行實時的監測和聯動,并在大堂智能屏幕上展示。建筑與室外環境感應聯動,建筑與室內使用場景、人員的感應和關聯,讓建筑更加主動、更智慧,不但可以降低建筑的運營能耗,更可以為人們提供健康、愉悅的環境,創造低碳建筑的“新感知”。
5. 營 造 自 然
本項目位于小南山西麓,是深圳市第六立面設計的重點區域。以營造自然的態度,以綠水青山的目標來設計零碳建筑是建筑師的使命。西入口廣場,保留了場地內2棵芒果樹與1棵大榕樹,既留住了自然生態也留住了場所的記憶;結合大樹和水幕設計營造一處別有洞天的自然環境,既是環境的營造,又為建筑創造了涼爽的自然本底。24小時對外開放的屋頂零碳公園即可觀無限的大海,同時提供市民活動場地,又是現代光伏藝術的展示平臺,為城市提供一處全齡友好、低碳環保的第六立面。南北立面多級立體綠化,將綠植從地面引向空中,引向小南山,建筑與自然共生,打造一幅“前海山居圖” ,零能友鄰,別樣自然。
根據建筑設計圖紙并結合項目運行情況,以《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 51350-2019為依據,采用多款專業軟件進行模擬,建筑可再生能源產量大于建筑年終端能源消耗量,達到了零能耗建筑的設計目標,減少碳排放5.38萬tco2/a。通過被動式設計、主動式技術、可再生能源利用與建筑智能化四個維度創造了零碳建筑的“新美學、新空間、新感知”。
能耗數據統計表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深圳市南山能源生態園零碳天地
項目類型:公共建筑
設計時間:2018年—2024年
項目地點: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
建設單位:深圳能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